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
类别:光学仪器
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百人斩杀人赛恶魔的下场日本军队的建制一般以招募士兵的籍贯为依据,各部均为所谓的“乡土部队”。这里有不少和向井敏明同一部队的日本老兵,他们缄口不谈自己在侵华战场上的毫无人性的暴行。国际宪兵拿着向井敏明的照片挨家询问,没人知道这个嗜血恶魔的下落。在野田毅的老家鹿儿岛,得到的答案一模一样。
国际宪兵还曾按照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名字去“按图索骥”,找到的却是几个重名的人。线索就此中断了。
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代表团发现了另一个杀人恶魔——侵华日军第6师团大尉中队长田中军吉。日军攻入南京后,他手持一把“助广”军刀,开始了另一场“百人斩”。从南京中华门到水西门,他一路砍杀了300多名中国平民和战俘。
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却似乎人间蒸发了。他们再没有侵略战争时的“风光”,也很清楚自己那些“英雄行为”在战后意味着什么,只能过起隐姓埋名的生活。
战后的日本一片萧条,被美国飞机轰炸得到处是残垣断壁,日本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日本妇女被迫沦为。一些日本兵回到本土后无事可做,就在路边摆摊维持生计。正是这份“新职业”,让野田毅落入了法网。
1947年8月20日,在日本琦玉县的一个不起眼的集市上,摆地摊讨生活的野田毅被国际宪兵偶然发现。此时的他,头上裹着白布,一副典型的日本小生意人模样。
被国际宪兵扣住时,野田毅并没有马上就范。他装出一副听不懂国际宪兵说什么的样子,毫不配合。直到国际宪兵把翻拍的《东京日日新闻》举到他眼前,野田毅才垂下了头。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侵华战场上就“携手并肩”,回到日本后仍有联系。通过对野田毅的审讯,向井敏明随后落网。
1947年11月6日,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经中国驻日代表团军事组引渡到中国,关押在南京小营战犯拘留所。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迟到的正义审判。
1947年12月18日,南京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战犯向井敏明、野田毅进行公审,审判庭设在励志社大礼堂(即现在的江苏省会议中心黄埔厅),一起受审的日籍战犯有四个,另外二人是田中军吉和高桥坦。
第二历史档案馆专门研究南京大审判历史的胡菊荣介绍,开庭当天法庭布置得简单而严肃,虽然当时正下着雪,但闻讯到场旁听者很多,足有三四百人。审判从10时开始,一直延续到14时30分。
10时10分,审判长石美瑜、审判官李元庆、孙建中、龙钟煌、张体坤,检察官李璿,主任书记官施泳,翻译官刘芳、王仁明等鱼贯升庭,首先提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到案。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记载,到庭时,向井敏明穿米色西装,白衬衣、黑领带,脚穿皮鞋。野田毅则着军装,身材矮胖,短头发。二犯皆浓眉鹰鼻,一副凶相。
11时,法庭开始提审战犯向井敏明。庭审记录记载,当法官问1937年12月12日攻打南京时,被告是否在中岛部队任少尉队长之职时,向井敏明答非所问地举起右手发誓说:“不是撒谎,下面是事实。”法官对他厉声呵斥后,他才老实地回答说是中岛部队少尉炮兵队长。
法庭继续问:被告在紫金山山麓与野田毅做杀人比赛,《东京日日新闻》上登有他以杀人做娱乐的新闻,并刊登有照片,被告认罪吗?